四合院的‘垃圾’ 垃圾治理 垃圾分类 老北京四合院 四合院垃圾变迁 小时候四合院是什么?究竟是很多小朋友在胡同里嬉戏;还是冬日里举着竹竿敲冰柱;或是邻居阿姨家做的好吃的……说起老北京的四合院,我的思绪总是一下子就跳回了小时候的那些频道呢……那么长大后的四合院又是什么呢?我成为了一名万德成四合院经纪公司的一员,毕业后一干就是八九年,究竟是我离不开我童年的故土,还是四合院院落的魅力已经对我转变成了事业的牵引。砖雕。彩绘。石墩。隔扇……都是我的心头耗。因为工作的需要看了很多关于四合院建筑的书籍,四合院的历史,四合院的变迁。可我今天要说的却是一个很小很小的细节:四合院的垃圾。

时间:80年代末垃圾口号 那会儿家家门口有个“土筐”(这可是那个年代垃圾箱的统称呦)哈哈。基本都是由油漆桶,废旧的有提手的大盒子担当重任,从大杂院出来走不了多远胡同里就有个垃圾堆,拎着,倒在那,傍晚有环卫车清理。但不论什么时候走过垃圾堆,咱必须捏鼻子跑过去……那味道……。
事情发生时间: 90年代初地点:黑窑厂垃圾口号:“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 随着时代变迁,垃圾堆被城市规划治理了,可居民们的垃圾要往哪里扔呢?音乐响起:“十五的月亮— —”垃圾车在每天7点多的时间,就会光临我们的院门口儿!一些小伙伴们只要一听见“十五的月亮”的配乐,就知道是垃圾车来啦,赶紧拎着垃圾筐往院外跑。千万别耽误,这“月亮”要是跑了,垃圾可就得等明天此时再相会啦!十五的月亮这歌是谁唱的?百度一下吧,(在此就不表啦)注定要火,拦不住哈……
事情发生时间: 90年代末~跨世纪之后...垃圾口号:“嘟……嘟嘟……”每晚倒垃圾,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儿实行吹哨子的…嘟嘟…声音。大概每天大家刚要吃完饭的时间倒垃圾。那就像是军事化的管理似的,哨子声音一响。火速拎垃圾到门口报道。但也经常因为吹哨而闹笑话呢:电视里爸爸看的足球中场休息,裁判吹了两短一长的哨音,只见我拎着垃圾冲出门去,还有一次当兵的表哥刚复原,回家吃饭,嘟嘟嘟,一听见吹哨,嗖~~~嗖~~~他们就习惯性的起立了。
时间:如今垃圾没有口号了,变得很安静呢。
现在倒垃圾有了规定的时间段,到了那个时间就把自己家垃圾放在院子口,用袋子系好。环卫工人就会把它清理走,一天几次。再没有上世纪要说倒垃圾恨不得一条街都嘈杂起来,音乐、哨子、怪味道弥漫的景象了。一切都变得井井有条和安安静静起来。我在网上看见了南锣鼓巷的环卫工人学英语的视频,备受感动。在路上见到他为外国人指路,对答如流。曾邀请他到我工作的公司做客,拍了照片留念。他的故事其实就在诠释着二环里的四合院垃圾的变迁。
几年前有幸去日本国参观,看到他们的垃圾分类,他们对社区垃圾的治理。居民的涵养,居民们为了共建美好社区的努力。很希望有一天,我们国家的居民也可以更好的完成垃圾的分类,国家的治理可以更多的去关注垃圾分类对我们生活环境的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