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角仙人源于“道” 在中国传统古建筑的大屋脊上两边端头的螭吻和屋顶之上的戗兽再有就是屋檐四角(翼角)飞檐上最前端的仙人都是道教的产物。仙人者乃超凡脱俗,有神通变化,长生不死之谓其仙人。又说:道散则为气,聚则为神。为此,神仙是“道”的化身。仙人概念在中国原始社会就已经存在,甚至更久远。 仙人的坐骑是只“大公鸡”,也有骑鹤的。但是在道家认为“骑鹤”是指“驾鹤西游”。仙人骑鸡有什么说法吗?

“鸡”十二地支为“酉”五行属金,十二生肖第十位。 古人的“五行”学说讲究的是相生相克的理论:五行之中“酉”(鸡)属金,金能生水,水有克伐,制约火的作用。为此水遇火便熄灭。 我国祖先很早就把鸡视之为世俗的太阳鸟,对“鸡”崇敬有加,称鸡为“德禽”。《尔雅翼》中说,鸡有五德:“首戴冠者,文也;足博距者,武也;敌前敢斗者,勇也;得食相告者,仁也;鸣不失时者,信也。”即因鸡头戴冠,曰文德;鸡足搏距,曰武德;敢斗敌人,曰勇德;见食相呼,曰义德;守夜不失时,曰信德。人们把鸡的地位抬高到至尊,拥有文、武、勇、仁、信五德,所以古人给鸡的另一雅号曰“德禽”。 传统建筑上的每个实物都有很多讲究和历史出处。传统建筑是以木结构的榫卯结构为主,最怕就是火灾的发生。所以仙人坐骑是(鸡)不是鹤。 另一种说法,中国古代建筑上的脊兽,排在最前面的骑凤仙人,相传就是战国时齐国君主齐泯王,在一次大战中被追兵追到大江边,危急之中,飞来一只大鸟,泯王骑鸟飞过大江.把骑鸟仙人放在屋脊的最前方是说前面无路可走,但可骑凤飞行。 汉代宫廷经常发生火灾,殿宇楼阁尽被焚毁的事情时有发生。于是道士们纷纷进言献策,提出要在屋顶之上施镇压之物以避免火灾。《实物纪原》卷八引吴处厚《青箱杂记》云:“汉柏梁台灾,越巫上厌胜之法。起建章宫,设鸱鱼之像于屋脊,以厌火灾既今日鸱吻也”。有据《梦游录》载:“汉宫殿多火灾,术士言天上有尾星,为其像于屋禳之”。 关于等级与跑兽的数量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大殿上的跑兽最多放七个,其位置不可以随便放置。对于等级较低的大殿不能放置仙人,更低一级的大殿不可以安放仙人。再低一级的大殿就不能安放置龙凤构件。 再就是有骑犼的仙人。这在古建筑方面的构件是十分少见的,记得在颐和园排云殿屋顶的东北角由此仙人骑犼。


|